你还在为“菌落计数”所困扰吗
点击次数:1168 更新时间:2018-08-29
你还在为“菌落计数”所困扰吗?
菌落计数一般采用的是平板菌落计数法,是种统计物品含菌数的有效方法。
方法如下: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涂布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在常规的微生物学实验中,不管是食品卫生细菌学检测,还是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还是研究活性物质的抑菌性能实验,都常常需要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定量或者浓度计算;众多微生物定量方法中常用的就是对培养后的皮氏培养皿上所生长菌落进行总数统计的菌落总数统计定量方法。
关于计数的困扰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仍采用传统的人工肉眼结合菌落计数器的计数方法:借助放大镜的观察,用计数笔点击每一个菌落,计数器计数每一个点击产生的压力电子脉冲得出总数。这样虽然成本低廉,但有以下几大缺点。
1 识别和记数错漏
所有的计数都依靠对压力脉冲产生次数的记录,不同人员的操作产生的压力不同就难免产生漏记,而且计数的结果也因操作人员对菌落的识别经验不同而产生差异,系统偏差较大。
2 标记和修正不便
肉眼计数和菌落计数器计数都依靠计数笔在被统计的菌落上留下墨水笔迹来进行标记,因此在存在密集菌落的情况下就标记不便,而且发现误统计时需擦去墨水痕迹导致修正不便。
3 效率低下
肉眼计数和菌落计数器计数都需要人工用肉眼识别每一个菌落,因此一旦样品较多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研究或是结果报告的效率。
4 原始结果无法保存
在做完统计后,留下了一个统计数字,而对记录和验证实验结果很重要的培养平板表面菌落生长状况却因为平板的洗掉而无法保存。